昨晚随手刷着短视频时,一个机器人的画面让我忍俊不禁。
只见它俨然一副人类姿态,慵懒地瘫在沙发上,机械指尖夹着支电子烟,另一只手握着手机眯眼观看舞蹈视频。
正当我好奇这是哪家研发的新品时,才发现竟是刚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摘金的宇树G1机器人。
赛场上的意气风发与场下的葛优瘫形成鲜明对比,这台机器人不仅会刷短视频解压,还摆出各种人类放松的姿态,甚至模仿吞云吐雾的动作,展现出超越工业机械的拟人化特质。
不过说到赛场表现,G1确实令人惊艳:百米冲刺时腾空跃起的身影在镜头中留下残影,跟随其后的操作员早已气喘吁吁却仍追不上它的速度。
在4×100米接力赛中,第四赛道的宇树团队凭借精准接棒完成完美配合。
最戏剧性的当属8月15日那场引发热议的”肇事逃逸”事件——H1机器人在1500米决赛冲刺阶段突然偏离赛道撞倒对手操作员后继续参赛并夺冠。
这段视频迅速登上热搜,#机器人战术新思路#等话题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调侃这是”物理外挂”,也有人担忧未来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演变。
赛事主办方随后澄清,该事件实为操作失误导致。
被撞团队也对宇树的技术实力表示认可:”高速运动场景下对操控精度的要求极高,H1展现出的强大运动控制能力确实令人惊叹”。
创始人王兴兴则透露:”本次采用人工遥控是为了追求极限速度,明年半马赛事将启用全自主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派出的天工Ultra选手,凭借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全自主奔跑。
虽因自主模式获得时间系数优惠(最终成绩乘以0.8),仍以21.50秒刷新纪录夺冠——这正是今年4月斩获全球首个半马冠军的人形机器人同款型号。
赛场另一端同样精彩,G1在障碍赛中展现卓越平衡能力:上下阶梯动作流畅自然;绕桩测试中灵活调整身姿;连续斜坡奔跑如履平地;面对螺旋台阶和跨栏等高难度项目也完成得干脆利落。
这些复杂场景考验着机器人的环境感知与协调控制能力——毕竟执行任务时既要能走更要走稳才行。
细心网友发现G1左脚掌有磨损痕迹,”越是高难度项目越能体现技术差距”的评论引发共鸣。
尽管本届赛事出现不少翻车名场面,但这些意外恰恰印证了技术突破带来的可能性边界拓展——正如网友所言:”看着他们一次次摔倒又爬起的样子,仿佛看见人类科技进化的缩影”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