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金融时报》报道显示,美国风险投资巨头Benchmark或将面临被迫退出对Manus的投资压力。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财政部已对此次交易展开审查程序,在最极端情况下该机构可能被要求全面撤资离场。
这场争议始于今年4月由Benchmark主导的一笔7500万美元注资行为——该笔资金注入Manus母公司Butterfly Effect后将其估值推升至近5亿美元规模,这一价格远高于国内资本给出的心理预期值。
然而这笔看似常规的风险投资很快引发华盛顿政坛强烈反弹,在美政府”鹰派”势力看来这已涉嫌违反今年1月生效的美国新规——禁止美国机构投资中国人工智能企业。
一位与特朗普政府关系密切的消息人士甚至公开警告称:”只要不站队支持美国利益的企业在美国市场都将失去欢迎度”。
当前局势已将Benchmark推向前台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观察样本,《金融时报》指出美国强硬派议员及前安全官员正将此类交易定性为”技术资产转移”行为,并扬言”相关领域投资大门即将完全关闭”。
对于以技术创新与资本回报为核心驱动力的风险投资机构而言,这种政治干预无异于遭遇强制绑架。
作为今年中国AI热潮中备受瞩目的产品之一,Manus曾以”通用型AI智能体”概念引发市场热捧——其邀请码在阿里巴巴旗下闲鱼平台被炒至数千元人民币天价时的情形仍历历在目。
但随着Benchmark注资消息曝光后形势急转直下:国内扩张计划戛然而止、中文版应用开发暂停、本土团队大幅裁员,并将招聘与技术重心全面转向新加坡。
行业观察者普遍认为这是资本政治化干预的结果——海豚互联网智库负责人分析指出:”虽然中国AI产品大多采取免费模式导致盈利压力较大,但算力短缺与资本回报双重压力确实推动部分团队寻求海外发展路径”。
而Manus联合创始人肖鸿去年接受播客采访时曾坦言选择国际化路线的核心逻辑:”海外市场用户付费意愿可达国内五倍之多且以美元计价——考虑到汇率因素(约7:1),这意味着至少35倍规模的增长空间”[1]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