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布的进程如下:在该声明中,宇树科技以2024年为例简要披露了产品收入构成(注:具体财务数据将以后续IPO申报文件为准)——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零部件产品销售额占比分别约为65%、30%和5%。
其中80%的四足机器人应用于科研、教育及消费领域,剩余20%服务于检测、消防等工业场景;
人形机器人则全部面向科研、教育及消费市场。
这一消息在机器人领域引发广泛关注,正如网友所言:实际上在此次官宣前,宇树科技今年已密集推进多项资本化动作。
例如5月28日完成股份制改革,企业名称由”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月注册资本从288.9万元激增至3.64亿元(增幅达125倍),同月完成C轮融资估值突破百亿规模。
值得关注的是宇树选择传统IPO路径而非借壳上市的策略选择。
财务表现方面,作为行业内少数连续盈利企业之一(自2020年起已实现五年盈利),其创始人王兴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透露年度营收已超10亿元人民币。
自成立以来公司持续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在C轮融资中获中国移动、腾讯、阿里等机构加持。
回溯发展脉络可见其商业化路径清晰:2016年王兴兴以电机驱动全自由度四足机器人XDog(后演变为Laikago)技术突破为起点创立公司;
2017年推出首款产品Laikago开创低成本高性能四足机器人先河;
2019年发布可完成空翻动作的AlienGo;
2021年推出全球首款消费级四足机器人Go1占据市场60%份额;
2023年人形机器人H1以高难度空翻动作亮相并斩获首个国际赛事冠军。
资本层面B轮融得近10亿元后,在本轮融资中估值更攀升至120亿元。
尽管创始人学历背景非顶尖名校(本科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硕士),但凭借技术路线创新(早期选择电机直驱替代主流液压方案)、核心技术自主化(动力系统与平衡控制)以及精准的产品定位策略,在四足与人形机器人双赛道实现行业引领地位。
从央视春晚舞台到国际赛事出圈事件(H1撞人后夺冠),再到即将开启的IPO进程,这家由90后创业者带领的企业正改写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格局。
其发展轨迹印证着:在具身智能时代的技术浪潮中,并非唯有顶尖学府背景方能成就行业标杆——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所在。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