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大顶级翻译学院之一的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MIIS)近日正式宣布将于2027年6月终止招收研究生项目学生。
这一决定背后不仅涉及生源持续萎缩与财务危机等现实困境,在舆论场中更引发关于人工智能冲击传统行业的激烈讨论——当机器翻译技术日益精进且成本低廉时,这所被誉为”翻译界哈佛”的名校最终未能抵御时代浪潮的冲击。
消息发布后引发全网热议:作为联合国口译员的主要培养基地之一,MIIS曾见证无数语言精英的成长历程。
然而近年来其全日制学生人数已从最初的850人目标锐减至440人,并连续多年面临每年超2500万美元的运营赤字。
明德学院校长Ian Baucom在公开信中坦言:”这是迫于财务压力作出的艰难决定”。
关停计划显示:除2025年秋季入学新生可完成学业外,所有在校研究生项目及部分在线学位课程将于明年6月全面终止。
教职工将通过分阶段过渡方案获得提前四个月通知,并延续校园资源支持至最后一批毕业生离校。
回溯历史渊源可见端倪:自2009年起该学院入学人数持续走低,在佛蒙特校区师生抗议与教师集体投票推动下关闭进程加速。
有教师直言:”是时候放弃盲目扩张策略回归小而精的发展模式了”。
面对职业前景的黯淡现实: – 翻译从业者普遍遭遇接单量骤减 – 报酬缩水至正常水平四分之一的”译后编辑”工作成为主流 – 部分资深译员甚至转行从事清洁工作 尽管Meta等科技巨头已推出具备毫秒级延迟的实时翻译模型,并实现多语种语音实时转换功能;
但专业译者仍强调人类不可替代的价值:在核电站冷却系统技术文档、航空设备操作手册等高度专业领域术语管理中仍需人工介入判断术语间的关系属性——这是当前AI系统尚未突破的技术瓶颈。
正如该校西班牙语专业学生Ismenia Miranda在实习中发现:尽管AI能显著提升术语提取效率,但在处理复杂技术文本时仍需人工进行术语分类与场景适配性调整——这恰是机器学习模型目前难以企及的专业维度。
这场名校关停事件背后折射出更深层的职业警示:当技术革命重塑行业规则时,在保持专业技能精进的同时培育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从业者存续的关键所在。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