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I医疗初创公司OpenEvidence近期正寻求新一轮融资估值达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7亿元)。
这家成立于2022年的企业今年发展势头迅猛:2月刚完成7500万美元A轮融资估值10亿美元;
7月又获2.1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升至35亿美元。
资本市场的持续加码源于其实力验证——目前平台每月处理超过850万人次医疗咨询需求同比增长达2000%预计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将突破5000万美元并持续高速增长。
在多数AI医疗企业面临商业化困局之际OpenEvidence凭借精准定位实现突围其核心产品成为医生群体信赖的临床决策助手。
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Daniel Nadler带领团队打造了这款医疗版ChatGPT医生只需输入患者症状、检查结果及病史系统即可快速生成基于循证医学建议帮助医生节省大量文献检索时间。
数据显示美国已有40%执业医师每日使用该平台预计今年将有超过1亿美国人通过OpenEvidence赋能获得医疗服务。
其成功源于对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医学知识爆炸式增长迫使医生每天需处理海量新药指南与研究论文传统工具难以满足高效决策需求。
不同于通用大模型OpenEvidence选择”小而精”的专业化路径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等11种权威期刊建立战略合作获取超过3500万份同行评审文献作为训练数据从源头降低AI输出偏差。
2023年其AI系统在美国医师执照考试(USMLE)中取得90%以上得分超越人类平均70%水平;
今年8月更以100%满分刷新纪录超越GPT-5的97%表现成为首个满分AI模型。
商业模式方面OpenEvidence避开传统医疗软件订阅制采用类比谷歌广告的新模式:免费提供AI工具吸引医生用户形成规模后为药械企业提供精准营销服务通过赞助答案形式实现定向触达替代传统医药代表推广方式。
这种”飞轮效应”驱动下平台咨询量一年增长37倍单日咨询量已超去年月度总量达35.8万次当前每月新增注册医生超7.5万名。
尽管广告模式在医疗科技领域尚属罕见且效果有待验证但其创新路径已引发行业关注知名投资人Sarah Guo在推特评价:”超级智能时代已在医疗领域率先降临”——这或许正是OpenEvidence引发资本狂热的核心价值所在。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