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特斯拉发布了《宏图计划第四篇章》。
与过往聚焦汽车或能源产品的战略规划不同,这份新蓝图描绘了一个由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主导的”可持续富足”社会愿景。
特斯拉的战略重心已从”可持续发展”转向对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这个构想的核心不再是汽车产品本身,而是整个社会生产力体系的重构。
马斯克明确表示:”特斯拉80%的价值将来源于Optimus(人形机器人)。
” 回顾前三个篇章的发展脉络可见清晰演进轨迹:2006年首篇规划了从高端小众车型向大众化产品延伸的产品路线;
2016年第二篇构建了涵盖太阳能、储能、自动驾驶及共享出行的完整生态;
而2023年第三篇则突破企业边界转向全球经济分析,在物理学与经济学原理层面论证全球转向可持续能源的可能性——这份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战略报告发布后引发股价下跌。
最新发布的第四篇章延续了这种宏大叙事风格,并将视野提升到重塑人类社会生产力结构的高度。
人工智能被确立为驱动所有系统的底层技术架构;
Optimus人形机器人作为物理执行终端;
现有汽车、储能等硬件业务则成为AI能力的应用场景延伸。
这一构想的关键前提在于实现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通过借鉴汽车产业经验建立新的生产体系以实现指数级增长。
但这一愿景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当机器取代人类劳动力时的社会保障问题在X平台引发激烈讨论。
马斯克提出的”普遍高收入(UHI)”构想主张通过机器人创造价值征税并全民分配收入,并认为生产力提升将带来物价下降与购买力增强——然而具体实施路径的政治阻力及社会冲击尚未得到解答。
值得注意的是,在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解散、欧洲及中国市场销量下滑(2025年上半年中国销量同比下降5.4%,二季度降幅扩大至13.5%)等现实压力下发布这份战略蓝图显得更具象征意义。
尽管宏图计划强调”通过统一硬件软件能力创造更安全清洁的世界”并承诺持续创新突破技术限制——从Roadster到Model系列积累的经验确实为其奠定了基础——但构建”可持续富足”社会显然远超单一企业的能力范畴。
正如官方文件所述:”我们正站在革命性时期的风口浪尖上准备飞跃式发展”——这次飞跃不仅关乎电池技术或自动驾驶算法的进步,在劳动力重构、经济分配等系统性变革面前仍需面对诸多未解难题。(以下是特斯拉官方发布的《宏图计划第四篇章》原文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