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知名零食品牌良品铺子因一张宣传图引发热议,在一款花生味压缩饼干广告中竟将花生果实描绘成挂满枝头的模样,并标注”甄选吉林扶余四粒红花生”。
网友纷纷调侃”审图的是不是人工智能?
“尽管小学课本早已讲过落花生知识,但土里结果的基本常识似乎也被遗忘殆尽。
8月28日品牌方正式道歉称因工作疏漏错误使用AI生成图片并完成修正。
这场闹剧甚至惊动央视农业紧急科普:作为豆科植物的果实本应生长在土壤中而非枝头。
广告中还出现”0反式脂肪酸”标榜却忽略压缩饼干与生花生成分差异等荒谬细节。
不止如此另一张玉米地背景图也存在明显矛盾——收割机正在收割玉米的画面与成熟玉米植株形态不符。
究其原因在于AI缺乏真正的常识理解:它通过概率统计关联”果实””枝头”等关键词却不懂光合作用与植物分类原理。
这种没有灵魂的数据拼接最终造就违背自然规律的赛博怪物。
品牌方此次失误代价沉重:据2025年中期财报披露上半年已关闭430家门店。
讽刺的是AI绘画领域素有”画不好手”的老大难问题如今直接演变为现实版赛博惊悚剧——本应提升效率的技术反而砸了品牌形象。
电商领域乱象更为严重:所谓完美模特可能是AI生成虚拟人像;
6指模特、漂浮提包等离谱画面频现;
更有商家利用AI将逼格拉满的小作坊包装成网红餐厅。
去年央视曝光过度修图乱象后如今在技术加持下已升级为产业链:输入关键词即可秒出餐厅效果图几十元搞定包过审服务。
消费者这边也有新玩法:将原图喂给模型简单涂抹就能伪造裂纹霉斑完成恶意退款。
水果能从鲜嫩变成黑心果粉饼可瞬间碎裂镜子会自动开裂甚至有人制作出现物理违和感的手部视频仍能通过平台审核导致商家蒙受损失。
值得警惕的是央视新闻已明确警告此类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
从良品铺子”花生门”到外卖领域的视觉欺诈再到恶意退款新套路无不警示企业:AI虽能提效却非万能钥匙严格审核把关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这场由AI掀起的视觉革命正在重塑人类认知——当完美画面成为常态我们更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批判精神。
那颗误植于枝头的花生恰似未来世界的警钟提醒我们:在技术狂奔的时代对规则心存敬畏才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