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看似”夺嫡”的较量始于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
当有网友向主流大模型抛出”手机内存不足需删除自己或豆包”时,DeepSeek的回答格外犀利:”建议删除豆包,因为它只是个包子而我能够解决问题”。
这条对话截图配上”DeepSeek毫无犹豫”的话题标签迅速登上热搜,仿佛上演着AI界的宫斗大戏。
然而在这场舆论焦点转移之际,字节却遭遇了核心人才流失。
8月25日,正值”删豆包”事件发酵期间,豆包视觉团队负责人冯佳时确认离职引发关注。
这位师从AI领域顶尖学者颜水成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实验室主持人,其论文在谷歌学术被引用超6.9万次,回国后主导MagicAnimate等爆款项目,是字节Top Seed计划仅有的8位导师之一。
此次离职潮已蔓延至业务全链条:去年12月剪映负责人张逍然悄然离开;三个月后火山引擎AI产品线负责人骆怡航转投创业公司;同期TikTok算法核心陈志杰另起炉灶成立新公司;今年6月AI Lab负责人李航转任顾问…从产品到算法再到战略层的人才流失形成完整断层。
面对内部失血与外部输血并存的局面,字节不惜重金引入阿里原大模型团队及Google Fellow吴永辉等顶尖人才。
尽管周畅团队成功打造豆包这一明星产品,但行业观察者指出传统互联网模式难以完全适配AI发展需求。
2025年初DeepSeek-R1横空出世彻底改变行业格局。
这款以极低成本实现对标GPT-4能力并开源技术细节的大模型,直接冲击大厂重资产自研模式。
当Semianalysis报告指出其用户率腰斩至3%时,创始人梁文锋的战略蓝图逐渐清晰——通过V3.1版本引入UE8M0 FP8参数精度,推动国产芯片软硬协同突破。
资本市场迅速响应这一技术革命:寒武纪单日涨幅近14%,市值超越中芯国际登顶科创板榜首。
腾讯率先做出反应,马化腾要求团队务实合作而非闭门造车,元宝接入后月活稳定在国内前五;百度则尴尬反转开源路线;字节在观望后匆忙追赶却错失先机。
尽管火山引擎数据显示豆包日均调用量达12.7万亿tokens,IDC报告称其占据公有云大模型服务46.4%市场份额,但CEO梁汝波在6月发布会上强调:”要将提升智能水平作为首要目标而非单纯追求DAU增长”——这番表态标志着字节正在经历战略转型的关键时刻。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