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办公协作工具都具备效率工具与”牛马桎梏”的双重属性,在人工智能引发职业替代争议的当下更易触动职场神经。
上周因产品争议登上热搜的钉钉,在成立十周年之际推出了包含AI能力的重大更新——钉钉8.0″蕨”及AI钉钉1.0版本。
CEO陈航(无招)在回归后的首场发布会上调侃道:”大家可能觉得我们只顾工作,其实团队也有精彩生活”。
此次发布的四大核心产品形成完整工作流闭环: 1. 钉钉ONE:由专业AI代理组成的智能秘书团队 2. DingTalk A1:集录音/会议/翻译/助理于一体的智能硬件 3. AI听记:支持30种方言140种语言的智能转录系统 4. AI搜问:跨企业内外部知识库的一站式智能检索 作为工作流中枢的钉钉ONE采用多代理协作架构,在实际使用中能实现: – 智能排序待办事项并自动处理常规事务 – 生成会议摘要视频并提供语音播报 – 自动追踪GitHub论文等专业内容动态 DingTalk A1硬件搭载6麦克风阵列与骨传导技术: – 支持8米超远拾音及环境自适应切换 – 提供3.8mm超薄设计与Type-C接口 – 分旗舰版(799元含会员年卡)和青春版(499元) AI听记系统依托1亿小时音频训练数据: – 内置36类场景模板实现精准摘要 – 与AI表格无缝对接自动创建任务流 – 企业可定制专属术语库提升识别精度 在信息安全方面: – 采用四级数据安全分级管理体系 – 遵循”能看即能问”的权限控制原则 – 展示了调用多模型生成最优方案的能力 AI表格系统通过O-Table架构实现: – 支持百万级数据实时计算(内测中) – 提供超过百种岗位专用字段代理 – 可用自然语言快速搭建跨境电商管理系统 发布会结尾公布的DingTalk Real概念揭示未来方向——让AI系统变得真实可触。
这个以蕨类植物为隐喻的产品代号颇具深意:就像植物进化出维管系统后实现器官专业化分工,AI协同系统将使组织成员摆脱事务性工作束缚,在创造价值层面深度专业化。
当40%的”表演性工作”被自动化取代后,并非意味着裁员潮来临。
正如社会学家大卫·格雷伯在《毫无意义的工作》中指出的现象——这些工作的本质是通过消耗精力维持存在感。
而真正的变革在于:当人们从机械劳动中解放时获得的不仅是效率提升更是创造力释放,在组织层面将催生基于真实价值创造的新生产关系体系。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