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Pixel系列手机一直以强大的AI功能著称,在最新发布的Pixel 10系列中这一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
新机不仅延续了通过AI算法优化远摄画质的传统,在图像处理领域更推出革命性的语音指令修图功能:用户只需向Gemini模型口述需求如”增强画面亮度”或”移除背景杂物”等指令,AI就能直接对照片进行智能修改。
专业摄影团队对此反应不一:对于擅长后期调校的资深用户而言,Lightroom等专业软件已能实现精准参数调节;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面对构图失衡、光线过曝等问题照片往往无从下手,Gemini则能通过文生图技术直接理解抽象指令,完成复杂修复操作——无论是消除镜头炫光还是为天空添加云彩,AI都能基于原始画面进行智能重绘。
相较于其他厂商的AI修图方案,Gemini的优势在于深度整合了本地化处理能力与云端大模型资源。
其搭载的新一代Tensor G5芯片采用台积电工艺,显著提升了Gemini Nano模型在端侧运行效率,使100倍变焦拍摄时能在4-5秒内完成细节补全——这项名为Pro Res Zoom的技术通过AI算法重构传感器缺失的画面信息,将原本模糊不堪的远摄画面转化为可用影像。
然而部分功能引发争议:新增的”相机教练”模式虽能实时提供构图建议,却仍需手动操作才能成片,相比之下华为”AI辅助构图”直接自动完成构图显然更具实用性。
这反映出当前手机影像AI仍存在过度追求技术展示而忽视用户体验的问题。
为应对AI修图带来的真实性争议,谷歌在Pixel 10中引入C2PA认证体系,所有经过AI处理的照片都将携带不可篡改的编辑标识——从简单的噪点消除到复杂的元素添加均会被标记。
这种标准化认证机制虽能提升影像可信度,但也引发行业讨论:当多帧合成、画质增强等传统算法也被归类为”AI编辑”,如何界定照片真实性的边界成为新课题。
正如苹果曾强调的照片作为现实指标的价值理念,AI技术在赋能创作自由的同时也稀释了影像的真实性基准线。
当一张精修照片标注着”C2PA认证”,或许会消解社交媒体上的完美滤镜效应,但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真实表达仍是整个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毕竟一张标注着”已修改”的日出照片,其情感价值或许会随着技术标识而悄然改变。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