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魔镜,请问谁是有史以来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科学家?
答案竟是深度学习领域三巨头之一、图灵奖得主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
这个看似奇幻的问题背后正引发学界热议——这位加拿大科学家不仅在计算机领域独占鳌头,在最新全球跨学科引文排名中更以绝对优势登顶”在世科学家被引用次数榜首”。
早在2018年获得图灵奖时,本吉奥便创下单日论文被引用量纪录;
2022年正式成为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高引学者”。
而今这份荣誉突破学科界限:其核心贡献包括《神经概率语言模型》(2003)、《生成对抗网络》(GAN, 2014)、《深度学习》(与辛顿、勒坤合著, 2015)等里程碑论文,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持续塑造着现代人工智能研究范式。
社交媒体上的热烈讨论揭示更深层意义:这不仅是个人学术成就的胜利,更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时代见证。
这位1964年出生于巴黎、成长于加拿大的学者,在蒙特利尔大学任职期间创建了蒙特利尔学习算法研究所(MILA),培养出何恺明等顶尖研究者,并始终站在深度学习革命浪潮之巅。
回顾本吉奥的成长轨迹:少年时期与弟弟萨米·本吉奥送报攒钱购买Atari电脑的经历点燃了他对计算技术的热情;
在麦吉尔大学师从杰弗里·辛顿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转向神经网络研究;
贝尔实验室时期与扬·勒坤的合作,则为后来三巨头并称埋下伏笔。
如今他仍活跃在科研一线,并于今年6月创立非营利组织LawZero,致力于开发新型AI系统以应对智能体自主性带来的潜在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在AD Scientific Index最新榜单中紧随其后的正是本吉奥的老搭档辛顿(总引约94万次)。
前十名除医学领域专家外还包括何恺明(第5位)、伊利亚·苏茨克弗(第7位)等AI领域领军人物——这一排名动态实时更新且覆盖全球260万科研人员的数据维度显示:人工智能与医学正成为当今科学界的双引擎。
当某位学者的论文被全球同行引用数十万次时,这早已超越个人学术成就范畴——它折射出整个时代的技术演进轨迹与人类认知边界的拓展进程。(注:具体数据及排名可参考相关学术平台实时更新)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