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被视为”摇滚已死”的时代。
在高强度的工作与生活压力下,许多人逐渐失去了欣赏强烈节奏与激昂吉他声的心境。
然而一支由虚拟成员组成的摇滚乐队回归的消息却让老乐迷们重燃热情——Gorillaz宣布将于8月8日至9月3日在伦敦举办25周年纪念活动”House of Kong”主题展览,并在8月29、30日及9月2、3日举行现场演出。
这支乐队四位成员皆为虚构卡通形象:主唱兼键盘手2-D、贝斯手Murdoc、吉他手Noodle以及鼓手Russel。
1998年由前Blur乐队主唱Damon Albarn与漫画家Jamie Hewlett共同创立的Gorillaz,在2000年凭借单曲《Tomorrow Comes Today》崭露头角,并于2001年通过同名专辑正式确立风格。
这种非实体存在形式赋予他们无限创作自由——Albarn坦言在首张专辑中尝试了Blur时期从未涉及的嘻哈、dub等多元音乐元素:”Gorillaz让我实现了节奏灵感的解放”。
早期演出中,乐队采用影子人形配合动画投影的形式呈现舞台效果;
2010年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上,则以全息人形与Snoop Dogg同台献艺。
如今虚拟偶像已成常态:从《赛博人》电影中的Saja Boys到初音未来、洛天依等经典形象,技术迭代让观众对数字艺人习以为常。
这种趋势催生出更多实验性尝试——独立开发者Andrew通过Chatgpt构建虚拟乐队The Velvet Sundown仅耗时1小时40美元成本:AI生成歌词旋律、AI绘图塑造形象、AI文本构建世界观。
尽管其作品在RYM平台获得0.5分差评,在Spotify却收获真实流量——这正是创作者发起社会实验的核心命题:人类是否准备好接受人工智能主导的文化生产?
当技术能完美模拟人类创作时,《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式的哲学困境愈发尖锐:未来数字体能否根据设定自主产出”原创”作品?
Gorillaz持续活跃25年的秘诀或许正揭示答案——无论技术如何迭代,在Jamie Hewlett的视觉美学与Damon Albarn的灵魂内核支撑下,这支虚拟乐队始终保持着超越代码的人文温度:”我们就是要打造最刻意又最有趣的’人造’乐队”——这种充满人性张力的艺术追求,恰是算法难以复制的灵魂印记。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