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下午,在距离搜狐大厦仅隔80米的北京清华科技园赛尔大厦17层——百川智能总部内,创始人王小川接受了今年首次媒体专访。
这家蛰伏五个月未对外发声的AI独角兽公司正经历着关键转型期。
面对”是否感到委屈”的提问时他说:”我曾享受过聚光灯带来的助力,在无法满足预期时也当接住所有声音”。
这位曾主导搜狗输入法崛起的技术领袖,在2024年带领团队完成战略转向——从多线并进到聚焦医疗大模型研发。
“百川账户仍有充足现金流支撑非共识探索”王小川强调,在行业普遍追逐通用模型时他们选择深耕医疗场景突破AGI瓶颈。
这种战略定力源于对技术路径的独特判断:”智能本质不在多模态堆砌中” 在长达三小时的对话中,他详细阐述了组织变革逻辑:通过精简至200人核心团队实现信仰浓度最大化;
通过平层办公空间改造促进0-1阶段协作;
通过高频次沟通强化医疗信仰传递。
谈及与搜狗时代的差异时坦言:”如今更注重温和管理方式”——面对分歧不再急躁而是耐心讲解;
决策重心从直接制定目标转向资源调配;
产品方向从追求商业变现转向技术理想主义。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GPT-5医疗功能时认为其表现符合预期,并指出中美市场差异:”中国C端医疗需求爆发潜力更大”。
对于医疗AI落地挑战则明确表示将优先院外场景切入。
在谈到创业获得感时透露:”正在内测中的C端产品已开始服务亲友群体”——这种将技术转化为真实价值的瞬间让他感受到与当年输入法普及相同的成就感。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