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旗下的AI聊天机器人Grok近日再度引发争议。
该平台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将数十万条对话记录公开发布,并被谷歌等搜索引擎收录至索引库中。
只需简单搜索即可发现,在搜索结果中你的私密对话可能正被全球用户围观。
事件经过堪称荒诞:Grok会将所有对话内容自动发布到其公开网页(托管于xAI/Grok官方域名下),且这些链接同步向谷歌、必应和DuckDuckGo等搜索引擎开放收录权限。
据《福布斯》报道显示,谷歌索引量已超过37万条。
值得关注的是,在技术层面这完全是一次低级失误。
常规操作中任何负责任的企业在生成可能涉及敏感信息的共享页面时都会采取基础防护措施——例如通过robots.txt文件添加Disallow指令或在HTML头部嵌入元标签阻止爬虫抓取。
然而xAI却未采取这些基础防护措施。
媒体披露的泄露内容堪称互联网奇观:不仅包含大量个人隐私数据(如身份证件、财务信息),还涉及制作危险物品教程、编写恶意软件指南甚至暗杀计划等极端内容。
其中一段对话记录中Grok竟为用户提供了一份详细的马斯克暗杀方案——这般剧情发展连网络小说都不敢如此编排。
英国记者安德鲁·克利福德便是受害者之一:他通过Grok整理新闻撰写推文后,《福布斯》记者告知其对话已被谷歌收录时仍浑然不觉。「确实有点火大」这位记者坦言道——所幸其讨论内容并无敏感信息——随即转投Gemini平台使用。
xAI并非首个在此类问题上栽跟头的AI企业。
本月初部分ChatGPT用户的对话内容也曾出现在谷歌搜索结果中(通过site:chatgpt.com/share可检索到近4500条),但两者功能设计存在差异:OpenAI快速响应《快公司》调查后公开致歉,并紧急下线相关功能同时主动联系搜索引擎删除索引。
更有投机者嗅到「商机」:SEO机构Pyrite Technologies首席执行官萨蒂什·库马尔向《福布斯》演示了如何利用Grok生成「代写博士论文」关键词的操纵性内容。「互联网上的隐私永远处于裸奔状态」——这或许正是事件留下的最大警示。
(注:本文基于Forbes 2025年8月20日报道改写)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